作者归档:船长

扁担 姑娘 1998

扁担 姑娘 1998

看着感觉有点无聊。
5

发表在 电影评论 | 留下评论

凤凰琴 1993

凤凰琴 1993

http://www.imdb.com/title/tt0106617/

很酷的电影。 我很想把它改拍成一部武侠片, 就叫《凤凰剑》吧。
哪个是主角? 哪个是配角? 武侠游戏《霹雳奇侠传》?
什么是正?什么是邪?
让我确定的是那朴实中的感动。
8

发表在 电影评论, 盖世武功 | 留下评论

暖 2003

暖 2003

http://www.imdb.com/title/tt0390311/

电影节奏太慢。
故事我不喜欢。 男女主角都不坚守自己的爱情。没多大意思。
女主角表现得有点差。 总让我觉得她在演电影。
最后结尾的几句台词让我对这部电影彻底反感。

4

发表在 电影评论 | 留下评论

上学路上 2004

上学路上 2004

http://www.imdb.com/title/tt0470532/

宁夏的黄土地地一定要找时间去看一下。 或就明年4月吧。
感觉很不错。 那个老师很出色。
不足就是其中一个弟弟太胖了点, 显示和那片贫瘠的土地不协调。还有24.8的学杂费在1.5元一支的笔物价下好像不是很大的负担才对。

发现网上有博客写了图文故事简介: http://www.ksestar.com/web/ldblog/article.asp?id=82

7

发表在 电影评论 | 留下评论

满城尽带黄金甲 2006

满城尽带黄金甲 2006

http://www.imdb.com/title/tt0473444/

看到宣传海报上周润发的眼神后我决定要在第一时间看到这部电影。 于是在14号首映那天我就进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画面很壮观。 张艺谋是个很有想像力的导演。 不足的是电影的大量时间都在皇宫里面, 画面有些单调。
音乐恰到好处。
最出色的是演员。 周润发的眼神酷极了。 周杰伦表现得意外地出色。 李曼很漂亮, 胸露出很多, 但感觉一点也不腻艳。
程小东的动作没有多大的表现机会, 但不出手则已, 出手则不凡。
唯一糟蹋了这电影的是故事, 没有一点的意义和味道。
7分

发表在 电影评论 | 留下评论

独臂刀 1967

独臂刀 1967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1597/
6分
早期的武打片。 动作上看起来有点生硬。 剧情一般。 演员的化妆和表情都很到位, 很有江湖感。

发表在 电影评论, 盖世武功 | 留下评论

泥鳅也是鱼 2005

泥鳅也是鱼 2005
http://www.imdb.com/title/tt0821478/

6分
不错的电影。
可惜后面有点突然。 感觉男主角死得不明不白。后面民工们对女主角的感激也显有些夸张。 那位花姐的爱情插入有点没头没尾, 感觉也没什么意义。

发表在 电影评论 | 留下评论

佚题 一个犁牛半亩田

一个犁牛半亩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胜丝绵,新也可穿,旧也可穿;
草舍茅屋三两间,行也安然,住也安然;
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暮归妻儿话灯前,今也有言,明也有言;
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这诗是在坤兄的QQ签名上看到的, 我抄了下来, 作者和题目都没能找到.
虽然是一样的避世, 但没了唐寅<桃花坞>中压抑和无奈. 显示出诗人的自足和乐观.
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如果真有此才华, 真会隐身种地过日子吗? 
即便真的在隐身, 那隐身前是不是应该受到过什么打击呢?
真的开始隐居了, 作者有可能坚持到老吗?

或诗人天生就是如何淡泊名利, 自足常乐. 从上面的顾虑来看, 自称洒脱的我显然多少还有点小人.

发表在 诗词精选 | 留下评论

重庆涞滩古镇和二佛寺

一个多月前去的涞滩古镇, 到今天才传上了照片.

重庆涞滩古镇和二佛寺
涞滩古镇的城门 继续阅读

发表在 人在旅途, 浮光掠影 | 留下评论

如何复兴越剧?

前天晚上和网友聊天时得知今天下午一个剧院里有越友演出,今天开了闹钟.起床时11点. 起床后连连打哈欠.

做饭, 吃饱后转着广场几个公车站找能到那个剧院的公车. 终于找到了, 可惜下错了站, 之后又上错上了另一辆公车, 最后才换了一个能到的. 到时已经2点多, 幸运的是原定1:30的演出刚好拖到此时要开幕.

场不算大, 但坐得算很满. 有一好心的大伯看我找座, 忙把我让到他身边的一个空位.

剧场上拉是一横幅, 从这字幅看这是为纪念越剧百年, 贵阳, 重庆, 成都三地的越友共同自费组织的一场表演.
如何复兴越剧?
开幕了, 上来两位很标准的主持念"经典"的台词

表演进行了大概三小时. 都是越剧选段, 选的最多的是梁祝. 表演者大多挂着XX剧团的名字, 最多的是一重庆的剧团. 表演者的水平就我个人听来都不怎么样. 给我印象最深的倒是其中唯一一对没有挂名的外地"越友"的演唱. 唱者声音洪亮, 字正腔圆, 韵味十足.他们演唱结束后掌声雷动, 赞声连连. 但最受观众欢迎的好像不是这一对, 而是一位来自本地的早期专业越剧演员. 听说以前她在重庆是红到发紫. 她上去清唱了一段. 除了不断的拉长音虚词, 我没听明白一个字. 但她下台后台下几乎沸腾了. 不少观众叫着"再来一个, 再来一个." 结果我担心的事件没有发生 –她说自己没有准备, 没有再来一个. 她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做网站不要看网站站长的背景功底, 而要看他做出来的网站; 或很多人技术不错, 但就不用来做正事, 都用到歪道上, 做出来的网站不一定有用. 正如越剧不是把词拉得越长越好听, 但功力好的演员却常常要为了表现自己功力而扫观众的兴.
如何复兴越剧?
这些演员将反复上台演出

如何复兴越剧?
这两位应该就是我说的唱得很不错的越友

如何复兴越剧?
再来一张, 可惜还是没照清楚

如何复兴越剧?
这个是从 碧玉簪 里选的." 婆婆"表情还是比较非富的.

如何复兴越剧?
可怜的祥林嫂

正如刚才说的,观众来了不少. 但基本上全是中老年, 其中又以女性居多. 或我, 一个二十多岁的男青年坐在剧场很显眼, 两个拿DV记录的都跟到我这边留个录像.
如何复兴越剧?
基本上全是中老年观众

这事让我很担心.
为什么看越剧的都是中老年呢? 这对越剧有什么影响呢?
究其原因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越剧本来就是为老年人开发的艺术. 从100年前, 到100年后的现在, 越剧就一直只是中老年人喜爱的. 人非要过40岁才有可能恋上越剧.
如果真是这样,应该也算是一件好事啊. 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听说很严重啊, 以后的老人会越来越多. 这样的话越剧的潜在观众也会更多.
第二可能是越剧本来是全民文化, 但后来受到电影,电视, 现代流行音乐, 电子游戏等其它娱乐项目的竞争,在现代社会中对新生代几乎没有了任何吸引力. 新青年都对越剧不感兴趣, 没有或很少新越剧迷加入, 从而越剧只被为固执的老资格戏迷所喜爱, 而这些人逝老, 形成只有中老越剧迷这种青黄不接的情景.
如果是这个情形的话越剧是把房子盖在沙堆上, 很危险啊.

无论上面是那个情况, 如果越剧能让青年喜欢, 都是好事. 为什么越剧不能吸引青年呢?
我上面提到过电影, 电视, 音乐, 游戏等的竞争, 如果这些东西都当作敌人, 而且他们的攻击力很强, 越剧现居弱势, 长此下去, 必将不敌啊.
所在我感觉越剧要兴, 必仗一字 — 变!
越剧很美, 但美中有不足, 有不让人喜欢的原因.

就比如拉长音, 虽然运用得当, 很是可以强烈地加强人物情感. 但也是越剧在当今的一大把柄.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人们进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但戏剧太"慢"了. 一部戏近3个小时, 可实际上没说上几句话.假如唱一句要半分钟,年青观众没这个耐性子. 年青人说:"我一分钟几百万上下, 还听你这样磨嘴皮?"
(娘子——————————啊…(开唱), 没等开唱, 那"子—"就能吓跑一半的青年人, 你说这个"子—"除了吓人, 还有什么功能作用的???)
(五女拜寿 做得很好.)

剧本少,剧本改来改去, 没什么新鲜情节. 剧情俗, 本来故事就不多, 而且还都很不合时代, 故事大多是给非常传统的人写的.
越剧没有电影那样的惊心场面, 没有游戏里面的激情互动. 但这两个不算缺点. 本来越剧就是通过朴素的背景服装唱词唱法来叙述看来平淡, 听完却感天动地之情的艺术. 有特色才有存在的价值.

我一直希望越剧能重兴, 但我说的重兴是怎样一个度呢?
从舞台表演到屏幕表演的改革(媒体传播向网络化发展, 舞台表演本身就限制越剧的传播)
屏幕后不再重唱梁祝(因为有录相了), 每年像贺岁片一样, 一年一部新片. 新故事, 新创意, (新演员).

人百年或已德高望重,  越剧百年或已将长存之道蕴含在自身的历史之中.

看完演出, 走出大门, 我径直又上了一辆公车. 到了终点站才发现又坐错了. 这才等来一辆能到沙坪坝的公车. 这车也不对–它竟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沙坪坝. 我把渴的眼睛发绿.

发表在 越剧柔情 | 留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