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成败几何

不好之好

事物是发展的。如果顺心,即会从不好慢慢变好,由好到最好。从前向后看,当然是最好的时刻最让人期待。我们希望健康;我们希望富有,我们希望幸福。最好的时刻真的好吗?应该是的,因为它最好嘛。但仔细思考,你们感应恐怖,因为在那之后怎样?必定又是不会那么好了。不然怎么说那时刻最好了呢?最健康之后应该就是衰老、最富有之后就慢慢式微、最幸福之后恐怕就是意外之变了。所以,最好其实也不好。

把最好都想的不好,你会说我是多么的悲观主义呢?应该会说是悲观之极吧?但我还真是固执之人,我偏要认为自己乐观之极。因为我说最好不好的目的不是否定最好,而是要摆出这个阵式,然后颂扬不好之好。既然最好不好,那什么好呢?不好啊。在不好时,你可以变的更好。什么时候最好呢?最好最好不要来,或者来的越晚越好。比如去世时到来。

2019-03

发表在 成败几何, 我思我在 | 评论关闭

怎样学快一点?论学习的速度

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东西,有的人看一眼就学会了,有的人可能学习很久还是不能入门。是什么导致这样的差异呢?

我将导致学习速度的不同因素拆分,分为以下几个:

1。最明显的,投入真正学习的时间。很多人说想学什么想学什么,比如想学习英语,想学习乐器,问题是你真正投入时间了吗?还是只是一直在口头说说。没有投入真正的学习时间,说想的永远只是梦想或幻想吧。成功学上有一个10000小时原则。要真正掌握什么,真金白银地投入10000个小时学习啊。光说是没有用的,浪费口水而已。

2。学习时候的注意力。有的人虽然投入了学习的时间,但学习的时候没有集中精力,比如一边学习一边看电视,或者一边学习,一边心里想其它东西。这样的学习低效是可以预见的。这种三心二意的做事其实本身也是很浪费时间的,因为很可能做的想的二三件事都没能做好。有的时候人要取舍,选择在一个时间把一件事做好。

3。学习的材料, 继续阅读

发表在 成败几何, 我思我在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

谈学习之学习的目的

我从小好学。可惜条件不好,学习之路磕磕碰碰,导致到现在也没成啥大事。但我还是喜欢学习,并从学习中得到快乐,就如天真孩子一样,我为此感到幸运。我准备花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学习的心得。这是第一篇。

谈学习的目的

正如做其它事一样,学习的第一要点是动机。有充分的理由学习才会投入时间、精力认真去学习。学习的理由可以是兴趣。喜欢什么东西去学习什么自然是很好的,你会自觉的投入时间精力。不过由此去学习的问题是学习到的知识并不一定有实际的用途。注意知识如果不用,是会被遗忘掉的(这个不是大脑的缺点,而是一功能,因为大脑的容积有限,遗忘就如手机的内存清理,清除不常用的内容,会留下更多的空间可以储存更实用的东西)。是不是现在不用的东西就不能学的, 继续阅读

发表在 成败几何, 我思我在 | 标签为 | 留下评论

搬家

昨天晚上电脑坏了,弄了半夜,给电脑换了一个硬盘。终于解决问题了。今天上午整理老硬盘上的资料。一个文件夹一个文件夹的看,虽然才用2、3年,但已经很有历史感了。好多文件像是很遥远之前的,却又像近在昨天的。。。文件重要吗?大多数不重要。删掉吗?删掉就没有了,以后再也找不回了。。。 比如当年那些似乎无关紧要的QQ聊天记录。。。

这让我再次想起小时候的那一次搬家,从乡下搬到镇里那次。当年好像是97年,父亲先到镇里工作,几个月后让我搬也下去。我只带了生活必用品,留了大部分东西在乡下。慢慢的,我们竟在镇上定居了,虽然后来回去搬过几次东西,但总感觉搬的十分潦草,因为认为毕竟乡下才是自己真正的家,感觉总有一天会回去。好些东西,甚至是认为比较重要的,留在了那里。然而,之后我上了大学,然后又开始工作,等再次回到老家,进入那个房间时,已经是十几年后。老家已经借给亲戚置放杂物和饲养鸡畜多年,楼上我的房间也早已空空荡荡,仅在阳台上面发现几个我年少时用来当做花盆的瓦罐,只能用它们来记念那段漫长的青少年回忆了。

日常的时候总是这样小心,等要离别时却总是粗糙,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像种花养鱼,烧音响。。。用什么线,什么插头都要讲究,到网上慢慢选,但到了要搬家,大的东西,如鱼缸花盆总是很难搬走,细小的收藏品也很不容易收拾全。一到搬家时段,各种琐事,时间也一定会显的仓促,总没有办法头尾想顾,于是就开始不太在意,开始有意无意的为了省事而潦草。但其实一般结果也还可以,毕竟一到了新地方,也会有不少新奇(或困难?),也就顾不得怀旧了。面前又会是人生的一个新的旅程。

或许人的一生也是这样。我们的生活或许也只是灵魂的一个站点。活着时事情很多,逝世时又有哪个可以打包完全部的行李,交接完所有的事宜?低头过一天天的日子,就如昨天焦虑地在维修电脑,忙的甚至忘记喝水;但也要抬头思考一下人生的大局(最好在海边找一个躺椅?)。明白或终有一天所有的努力会被草草对待,我们又何需过份痴迷?平日如果遇到烦恼,该看开就看开,遇到问题,可以放手的就放手,因为,也许下次搬家,当下看起来很重要的事物其实没有办法随你一起搬走。

发表在 成败几何, 我思我在, 某时雨集 | 留下评论

4小时5分钟解决苹果电脑Mac系统无法连接Windows 7电脑的文件共享问题

昨天晚上想要看电影。但诡异地发现之前一直好好苹果电脑出了问题,没有办法连接到储存电影的文件的windows 7笔记本。

在Finder里连接Windows 7笔记本的共享文件,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那个输入框就晃动,提示用户名和密码有错。
使用命令行:

mount_smbfs '//user:pwd@server.local/Media' /Users/user/Media

提示:

mount_smbfs: server rejected the connection: Authentication error

我确信用户名和密码是正确的。而且之前都是正常工作的,就昨天突然出现问题。使用手机使用同样的账号访问这个笔记本的samba共享,也没有问题。。。 于是继续google。 从晚10点开始折腾,期间去洗澡,期望洗完澡精神好些能解决这个问题,但还是没找到希望。。。到了2点终于支持不下了,眼睛快睁不开了,只好睡觉。

早上起床,开了电脑,祈祷一下,发现。。。 还是连接不上。
接着想到有一件东西在淘宝要买。我是使用那个Windows 7笔记本。但打开淘宝时出现错误提示:

此网站安全证书有问题

搜索后发现这个问题通常是由于您电脑的时间设置不正确导致。一看自己的电脑,果然时间还停在2000年1月。。。。,记起昨天这台笔记本不正常关机过(因为乌龟掉到了笔记本。。。)。马上想到mac不能连接到这台笔记本的共享文件应该也是这个时间原因。于是重新正确设置这台笔记本的时间,测试连接, 连接上了!问题解决,起床不到5分钟!

发表在 其它, 成败几何 | 标签为 , , , | 留下评论

《老子·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发表在 成败几何, 我思我在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工作痴

痴迷工作的人似乎受人敬重。身边经常有人晚上连夜加班,以至于白天在办公室里瞌睡打盹。好像工作再多也不为过。好似为工作玩命的人都应该赢得奖杯一样。事实上,我认为这种痴迷地工作不但不必要的,而且很愚昧。

做的过多既不能证明你更用心,更不能保证更好的效绩,很多情况下都只是白费工夫而已。

甚至,相对于他们的成绩,工作痴们到头来经常引来更多的麻烦。首先,那种紧张的工作方式本身就不是一个长宜之计。 跑的过快,一但摔跤, 会跌的很惨。 其次,工作狂们通常找不到要点。他们把时间花费在蛮力的使用过程当中,很少三思而行,通常事倍功半。甚至因此为公司引来危机也不稀奇。

或许他们并没有寻找做事捷径的动机,因为他们是如此地痴迷于加班。 加班给他们荣耀感,他们乐此不彼。 为了能有更多的工作做,他们会有意或无意地制造麻烦。他们这样痴迷的工作让那些“本分”员工感觉不好意思。给周边的人带来莫名愧疚感。 会导致更多的员工在下班后留在办公室进行无谓的加班。

如果你只会工作, 你就很可能没有时间思考。久之你的价值观和办事能力就丧失。你不再能分辨哪些工作最值得去做好。工作久了你会身疲力竭,在这种情况下人很难做出理智的决断。 因此, 到头过工作痴最终完成的工作并不会比普通员工完成的多。 他们宣称是完美主义者, 但通常却只是把时间花费在不重要的细节之上, 而不是转移到下一个重点工作中去。

工作痴不是英雄。 他们不是在利用时间,面是在耗费生命。 真正的英雄已经早早下班回家了, 因为她胸怀事半功倍的工作方法。

本文译自Jason Fried和David Heinemeier Hansson合著的中的Workaholism一篇。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是Ruby on Rails的创始人。

发表在 成败几何, 某时雨集 | 标签为 , , , | 一条评论

可乐7元二升半

早上起床后在沙发上半睡半醒地坐着。 不经意发现对面桌子上摆着昨天晚上买回来忘记放进冰箱的大可乐。 盯了很久后突然明白了自己的用意, 长叹一声:“可乐好便宜啊!这一大瓶才7块钱!”

庸人自扰,“可乐”长贱。 世事人情繁复, 刚睡醒的朦眼反而看得分明。 记之备以省身。

发表在 成败几何, 我思我在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读《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听完了李开复的自传《世界因你不同》。很有感慨。

李开复是一个人才。他聪明,勤奋。11岁到美国留学,26岁成了世界顶级电脑科学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副教授。他受父亲影响,结中国有不解的情缘,长期自愿在中国生活工作。

26岁的顶级院校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Google大中华区总裁。。。在这一系列的光环背后,我从李开复自传中感受到更多的竟然不是荣耀,而是一种颠沛流离带来的酸楚。
李开复来到苹果时,参与mac III的研究,当时的苹果在微软的攻占下已然大势已去, 在没有steve jobs的苹果有如无头苍蝇,李开复,这个临危上阵的副总裁,估计能做的最重要工作或是裁员了。
1996年李开复转到了SGI,当时如日中天的三维硬件公司。在那里创建了一个多媒体技术研究团队。可惜,好景不长,随时软件行业的整体的崛起,硬件行业的下滑,李开复领导的“研究”性质的团队最后落了一个被低价卖出的下场。
1998年,李开复加入微软,到北京从零开始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万事开头难,我想这两年李开复一定很辛苦。 但他也一定很充实。 组织一帮人一起开天辟地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件。
2000年,李开复被调回微软总部。
从李开复的自传我才了解到.net原来是bill一个很大的幻想。我记得当年我是看了bill的关于.net的演示视频的。 无所不在的网络,无缝的信息联接。比如冰箱和汽车都是联网的。 可以在冰箱上订购蔬菜,可以在汽车上开启家里的电饭锅。 当时看完我一定在大叫,“这就是未来!” -- 它是如此神奇,却又如此可以实现。
后来微软的.net出来的,但却不再神奇,而是一个奇怪的编程框架。可以说是微软欺骗了我幼小的心灵。
原来这个事件,李开复是掺在期间的,他见证了.net政变。bill想象中的.net本来是神奇的,而且计划中李开复也是这一神奇项目的工匠。但因为部下意见不统一,bill不得不把重心重新转回了Windows,原来的.net计划被换成了一只kitty。李开复,也自然成了政变的牺牲者,被充到了其它部门,参加到Windows Vista –这个有可能是历史上最失败的Windows系统的开发中去。
2005年,在经历了一场对李开复来说有如过生死门之危机的官司之后,李开复终于回到了中国,任职谷歌中国。微软的那场官司,其实也许不是针对李开复的,而是微软在被谷歌搞的晕头转向之后,在气急败坏之下对谷歌的宣战仪式。但李显然从中受了很重的内伤。
谷歌中国在李开复的领导下,虽然没能超过百度的搜索市场份额,不过搞得也有声有色。不过据说总部还是没能完全放权。李开复,虽是名将,在带脚链的舞台上,终还是没能完全伸展手脚。

有智有谋。但总让人感觉到缺点什么。 或是没有刘备的野心,没有曹操的霸气。 偏于阴柔,过于温训。 或也因为这个,才会从事经理人多年,才会从父亲那儿继承下如此之深的中国情节。

现在,李开复在中国创办了自己的创新工场(http://www.chuangxin.com/),希望借助投资帮助更多的中国人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成功。好人好梦,希望即将不惑的“青年导师”李开复开创出事业的新高峰。

李开复博客:
http://blog.sina.com.cn/kaifulee

发表在 其它, 成败几何 | 标签为 , | 留下评论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我看了当当网的评价, 近1500个评价, 5星。 应该算是评价高的书了。 据说这是半自传体的书。 主用公是做生意的。 有目标(赚钱, 也许是因为太穷了), 有战略, 有眼光, 有行动, 故事最后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书的篇幅不长,故事也不复杂, 读起来很顺畅,但平淡的故事却引人思考。我看书不多,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这样不错的书, 但希望身边多一些这样有干劲的青年人, 所以推荐这本书给大家。

发表在 成败几何 | 标签为 , , | 留下评论